几种LCD“插黑”技术的优缺点分析

  BenQ已经把这一理念贯彻于BFI(Black Frame Insertion)插黑技术中。带插黑技术的液晶在输出画面之间插入额外的黑帧,从而仿效传统CRT的效果。

  首先,选择在显示的图像之间插入黑帧而不是关闭背光。这对高速TN面板有效,但对MVA和PVA面板来说不断转向黑色太慢了。对目前的高速TN面板来说,切换黑色只花数毫秒时间,但就算最好的VA面板也要用上10毫秒时间。所以,VA面板插入黑帧的时间比从一帧转换到另一帧的时间还长,BFI插黑技术不适用。而且,不仅是帧的再生期(液晶显示器标准的刷新率是60Hz,那就是16.7毫秒),我们的眼睛也不能接受这么长的黑帧时间。如果黑帧持续时间太长,显示器就会象60Hz刷新率的CRT显示器那样闪烁。我想没有人会喜欢这样。

  顺便提一下,有些评测说BFI插值使用翻倍的帧速,是不完全正确的。面板自身的频率随着插入的黑帧提高,但帧速仍然保持不变。从显卡的角度,根本没有发生任何改变。

  所以当BenQ推出使用24寸PVA面板的FP241WZ显示器时,转而使用了另一种能达到同样目的的技术:黑帧不是插入到液晶矩阵,而是背光灯。也就是在适当的时候关闭背光灯。

  用这种方式实现插黑不受面板响应时间影响,所以它既适用于TN面板,也适用于其它类型的面板。以FP241WZ为例,它的面板后面有16根独立控制的背光灯管。在每一个瞬间,16根背光灯中的15根是亮的,另一根处于半闭状态,以此模仿前面CRT显示器的效果,只不过CRT显示器是一条亮带从上到下运动,而BenQ液晶是一条黑带从上到下在运动。

  为什么选择这种方式而不是只亮一根灯管(这样就可以真正模拟CRT显示器了)或每次开关所有的灯管呢?现代的液晶显示器工作在60Hz的刷新率,所以完全按CRT的做法会产生闪烁的画面,窄的黑带与显示器的刷新率同步(灯管关闭之前的地方显示前一帧,重新亮起之后显示新帧)这样可以部分解决前面所说的视觉残留现象,而又不产生可察觉的闪烁。

  这种控制背光灯的方法会在一定程度上减低显示器的最高亮度,但对于时下亮度足够的液晶显示器不构成问题(很多显示器的亮度都已经高达400流明)。

IT时代网(关注微信公众号ITtime2000,定时推送,互动有福利惊喜)所有原创文章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转载必究。
创客100创投基金成立于2015年,直通硅谷,专注于TMT领域早期项目投资。LP均来自政府、互联网IT、传媒知名企业和个人。创客100创投基金对IT、通信、互联网、IP等有着自己独特眼光和丰富的资源。决策快、投资快是创客100基金最显著的特点。

相关文章
中芯国际联手国家队斥500亿投建12吋晶圆制造 什么信号?
中芯国际等被美列黑名单 外交部:坚决反对美方无端打压中国企业
中芯国际遭“断粮”背后:芯片产业链加速国产化
被美国列入“黑名单”?中芯国际:未收到此类官方消息

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