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种方式最适合你 超频玩家谈三大散热

最早我是一个风冷玩家,风冷玩得没多久,发现玩的人太多了,如果想获得一些比较好的超频性,风冷已经成为最大的瓶颈。而后我又玩了一下水冷,那大概是2002年的时候,那时候的原始水冷连热排都没有,就一个水泵,一个CPU水冷头,用两根水管连起来,然后扔到水桶或者脸盆里用。由于那时候CPU发热比较低,所以一大桶水基本上可以撑3,4个小时,到时候一摸水桶都是温温的,反正3,4个小时之后再关机换一桶水,对于那时候年青气盛的我来说根本不算麻烦事。当然也有人嫌麻烦,拿个风扇对着水面吹,也非常有效果,不过吹了几天之后,水就剩不到半桶了。
水冷玩了一段时间,也开始觉得乏味了,毕竟比风冷强得实在有限,于是开始想方法如何脱离室内环境温度来散热了。首先就是大家经常见的冰水冷,冰水冷的效果还是十分明显的,既然是满截都无法超过20度的感觉十分痛快,既然风冷,水冷在冬天都无法比拟。但是冰水冷玩多了,还是觉得有点不足,因为还是在0上打转,冰水冷不可能做到0下吧。
那时候就听说使用氯化钙和干冰的冰水冷,最低可以达到-50度,这把我乐坏了,为了这个我又玩起了干冰水冷。尽管一直没有突然-50度,但是还是很容易调出了-40度的这样的温度,令我十分满足。
不过既然都已经用到干冰了(尽管是配角),肯定会忍不住开始玩干冰了,干冰就是二氧化碳的固体形态,温度在0下90度左右。想用干冰成主角,肯定就需要大炮,一个大炮的成本也不怎么贵,和高端风冷基本差不多,所以我也弄了一个。很多人不明白为何不直接往大炮里扔干冰,而还需要冷却剂的帮助。事实上是这样,哪怕干冰被研成粉末,也很难保证其和炮管底部完美接触,从而达到良好的传热效果。而冷却剂由于完全是液体,所以不充在接触缝隙的问题,在这充当一个媒介作用。而冷却剂还有另一个作用,就不同冷却剂配合干冰有不同的温度。
我们都知道民用级CPU生产出来,都是为了在常温下工作的,而不是在0下的环境下工作的。这就意味着当在0下的情况下,CPU有可能会工作不正常,这也就是我们经常所说的COOLBUG。COOLBUG产生的温度在每一颗CPU温度都不一样,一般来说INTEL的COOLBUG会在0下110到130左右,而AMD的会在0下70度以上,所以我们需要干冰再加冷却剂来调节具体的温度。因为冷却剂的不同,比如说二甲苯加干冰的温度为0上13度,甲酰胺加干冰就接近0度,酒精加干冰则能达到0下70度,不同有组合都可以弄出我们所适应的温度。
其实比干冰要强的,还可以有压缩机和液氮。多级压缩机既然在满载之后仍然能保持0下100度的低温,但其成本非常之高,成品价格一般在1W左右,一般在国内鲜有玩家玩。而液氮是我最喜欢的散热方式,但我在这不推荐大家去弄,因为液氮的危险性比较高,稳定性也比较差,上容易造成coolbug,一般玩家掌握还是比较有难度,再加上其必须有液氮瓶去盛放,而液氮罐的成本十分不菲,稍候好点,容量大点的液氮罐没有10000也下不来。
干冰就是这样成为最方便也是最具性价比的极限散热方式,效果并不比液氮,压缩机差多少。
干冰也有不同的形状,比如说大块的,小粒的,粉末等等。大块明显不适合我们超频使用,和砖头那么大块的在没有敲碎之前都没法塞到炮筒里。而粉末的干冰在和冷却剂接触时接触面最广,最容易散热和挥发,但其粉末的缺点在于没办法固定放置于例如北桥或者mosfet的散热片上帮助冷却。所以这样看,不同形状的干冰都有用处,只要不是太大就可以了。
使用干冰时候一定要注意一点,溅射问题。因为在往冷却剂里投干冰时,有可能干冰本身因为颗粒过大,砸下去的时候也可能会溅起来,溅到主板或者其它元器件上,尤其是纯度不高于95%的酒精,很有可能会造成主板等元器件短路。同样的,有些冷却剂本身和干冰接触时会不停的“沸腾”,这样也会导致和主板直接接触的危险。
总得来说,在玩干冰时要胆大心细,在做好保温绝缘之后,没有什么可以担心的,让我们超载自我,达到极限的最高峰吧。

IT时代网(关注微信公众号ITtime2000,定时推送,互动有福利惊喜)所有原创文章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转载必究。
创客100创投基金成立于2015年,直通硅谷,专注于TMT领域早期项目投资。LP均来自政府、互联网IT、传媒知名企业和个人。创客100创投基金对IT、通信、互联网、IP等有着自己独特眼光和丰富的资源。决策快、投资快是创客100基金最显著的特点。

相关文章
中芯国际联手国家队斥500亿投建12吋晶圆制造 什么信号?
中芯国际等被美列黑名单 外交部:坚决反对美方无端打压中国企业
中芯国际遭“断粮”背后:芯片产业链加速国产化
被美国列入“黑名单”?中芯国际:未收到此类官方消息

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