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偷走了我的手机流量?

图片来源:nipic
图片来源:nipic

  新快报记者 林佳

  近期,“出差8小时,手机欠费一万四”、“一觉醒来欠费900多元,谁偷了我的手机流量”等新闻甚是惹眼,再度引起用户对手机流量被偷的关注。业内人士提醒消费者,手机流量被偷,和软件、运营商有关,但用户也应该培养正确的使用习惯,避免此类事情的发生。

  手机流量是怎么被偷走的?

  日前,市民陈先生告诉新快报记者,他的手机一夜之间不仅走完了套餐中赠送了所有流量,还欠费700多元。据陈先生介绍,他睡觉前忘记关闭数据流量业务,当套餐内流量走完时,的确有收到运营商发来的提醒短信,但当时他正在睡觉,看到短信已是第二天早上了。对此,陈先生很无奈也很疑惑:我的手机流量是如何被偷走的?

  其实,智能手机即使在没有主动上网的情况下,也会因为后台程序产生流量,比如邮件更新、软件自动更新等等。而且一旦超过所定制的套餐流量,就会造成巨额话费流失。

  绝大部分情况下,手机流量的流失是因为智能手机用户不熟悉手机的功能,不知道它的推送功能存在,从这个意义上讲,手机过度流量的产生是因为不当操作所致,责任并不在电信运营商。但是,随着3G手机市场的不断扩大,运营商应该承担更多提醒义务。

  目前,三大运营商也的确都做到了流量超出时发送短信提醒。但出现上文这种情况时,提醒短信其实也无济于事。上文的机主陈先生提出一个建议:运营商是否可以让用户自己设置一个流量上限,当流量超过这个上限时,运营商不仅发短信提醒,并自动切断网络。用户想继续联网时再申请恢复网络。

  对此,新快报记者咨询了运营商相关人士,均表示目前并没有此项业务。广东移动相关负责人表示,针对此种情况,用户可选择叠加流量包,近期广东移动“流量叠加包”分为2元、3元、5元三档,包含5M-30M的流量。

  广东电信相关人士则表示,目前电信已推出手机流量提醒定制业务,用户可通过网上营业厅和10000号定制是否开通手机上网流量提醒功能,具体内容包括手机上网开始和中止时间、时长与流量、网络类型、上网地区、产生费用等等。广东联通也推出了类似的服务,其“手机上网记录查询”系统,全国联通用户可通过10010客服热线查询当月及历史3个月以内手机上网的访问时间、访问网址和流量类型等内容。

  如何避免出现流量被偷

  找出偷流量的贼其实,要避免手机流量被偷,首先应从你自己的手机做起,找出偷了手机流量的那个“贼”。

  1.手机内置同步功能

  安卓手机用户都会有关当局联系人同步、Gmail实时推送、电子市场等应用印象深刻,因为的确很好用,但这些软件的好用是用流量换来了,同步功能总在后台默默连接网络,缓慢而持续地消耗我们用真金白银换来的流量。

  2.应用中的广告在很多免费的游戏和软件中,都有内置的广告。免费虽然给用户带来了便利,但内置的广告需要通过联网来进行下载和更新,频频闪动的广告不但影响用户体验,更会在后台默默地吃掉不少流量。

  3.在后台搜索用户资料的应用

  很多运行在手机里的应用,功能并非看上去那么简单,它们往往在暗里地搜集用户的机型、地理位置等个人信息,消耗用户本身的流量。养成正确的使用习惯1.关闭自动更新、同步等功能,关闭数据流量,需要使用时再打开;

  2.打开的QQ、MSN等程序,不用时务必关闭,注意画面已退出但程序仍在后台进行的情况;

  3.手机下载时,一旦网络不稳定便会断开重新下载。因此最好选择在网络较稳定的地方下载软件或音乐等;4.经常浏览某个次级网页时,可建立书签功能,避免每次打开次级网页时都要先通过一级网页链接;5.天气预报程序也是另一个偷偷产生流量的“黑点”,通常设置了所在地以后,天气预报程序会定期自动更新数据产生流量;

  6.玩微博时,尽量利用客服端,避免使用网页版软件,可减少流量;

  7.从Appstore、安卓市场、官方网站等正规渠道下载手机软件,避免安装流氓软件。

IT时代网(关注微信公众号ITtime2000,定时推送,互动有福利惊喜)所有原创文章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转载必究。
创客100创投基金成立于2015年,直通硅谷,专注于TMT领域早期项目投资。LP均来自政府、互联网IT、传媒知名企业和个人。创客100创投基金对IT、通信、互联网、IP等有着自己独特眼光和丰富的资源。决策快、投资快是创客100基金最显著的特点。

相关文章
中芯国际联手国家队斥500亿投建12吋晶圆制造 什么信号?
中芯国际等被美列黑名单 外交部:坚决反对美方无端打压中国企业
中芯国际遭“断粮”背后:芯片产业链加速国产化
被美国列入“黑名单”?中芯国际:未收到此类官方消息

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