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诉你联通为何不反对微信?

   文/毛启盈

  在对待微信的问题上,中国联通和中移动态度不尽相同,一直都显得比较暧昧。常小兵甚至说与OTT是“鱼水”关系。

 

  几天前,参加广东联通主办一个论坛,主持人问,运营商如何向微信学习?我说:运营商没有办法照抄微博、微信,人家是利用运营商的免费高速公路“跑车”,不图挣钱图热闹。运营商如果像互联网公司一样“赔本赚吆喝”,那谁来修路呢?

  此观点一出,遭到运营商人士反驳:互联网公司利用运营商高速公路免费跑车,运营商也在搭乘互联网的免费车,这是“师夷长技以制夷呀”。从广东联通推的“红围脖”到后来集团公司全员微博,再到与搜狐视频推广流量套餐包……多数观点认为,联通与互联网公司的合作利大于弊。

  来自广东联通的数据:

  早在2011年11月,广东联通3G流量用户占比超过90%(只有10%用户没有使用手机上网),2G流量用户占比超过70%。3G户均流量提升到180M,2G、3G流量收入以及上网用户渗透率均超越短信。

  2012年,广东联通主营业务收入同比增长23.94%,高于省内行业约16个百分点,收入增量占全国13.85%。流量收入占比超过1/3,规模超过短信的5倍。不知道这个数据有大多水分,但运营商利用互联网增加流量收入,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

  在微博起来之后,联通全员动员,将这个免费平台用到极致;在微信起来之后,联通采用合纵政策,明修栈道暗度陈仓。一方面,利用微博、微信免费平台,抢夺用户;另一方面,在秘密修建“工事”推自己的公众应用平台沃立方。

  很多人并不知道,中国联通也有自己的公众应用平台,这就是所谓 “沃立方”。一听这阳春白雪的名字,就知道是运营商体制下的杰作(“装B”文化)

  不过,通过体验后发现,确实还有超过微信和飞信的地方:

  1、飞信和微信是C2C平台模式,沃立方是B2B2C平台模式;

  2、微信则通过微信号维系会员,沃立方则是通过手机号码维系会员;

  3、沃立方B2B2C平台,将“服务提供商→运营商→经销商→消费者”各个产业链紧密连接在一起,实现利益最大化,共同创造增值服务和增值变现的过程

  4、沃立方带来全新的刷卡服务模式,用手机号码维系会员,唯一的身份凭证,二维码闭环验证记录消费行为

  5、运用O2O业务模式+运营商特有推广资源,通过线上短信、彩信、WAP、客户端和线下营业厅网点为合作伙伴提供更多用户访问入口

  6、依托运营商海量用户数据,根据用户接入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行为轨迹,帮助商家找到潜在用户,同时也提供贴近用户需求的生活服务

  7、开放运营商计费点,通过短信实现小额支付

  从以上区别中可以看出,中国联通“沃立方”和微信不同,尤其是在赚钱方式上。

  运营商类微信业务普遍被“看低”:中国移动飞信“回娘家”(重构,中国移动自己运营),神州太岳前面发公告暗示,6月底才能见分晓;中国电信翼聊“改嫁”(与网易联姻)。运营商在与微信的明争暗斗中,不断推自己新品。但是,缺乏让人眼前一亮或者颠覆性的产品。中国移动曝出类微信公众平台之后,被质疑抄袭腾讯微信,亮点乏善可陈。运营商发展类微信业务被广泛质疑“没戏”。

  相比电信运营商,互联网企业显得很成功:微博超过5亿用户,微信用户也快4亿了。但非常遗憾的是,没有看到“钱”途。新浪微博被阿里巴巴“包养”,腾讯微信还在“裸奔”,均遭遇到盈利模式的困扰。但是,运营商赚到钱了,至少看到了联通将流量变现的能力,要强于微信等互联网。

IT时代网(关注微信公众号ITtime2000,定时推送,互动有福利惊喜)所有原创文章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转载必究。
创客100创投基金成立于2015年,直通硅谷,专注于TMT领域早期项目投资。LP均来自政府、互联网IT、传媒知名企业和个人。创客100创投基金对IT、通信、互联网、IP等有着自己独特眼光和丰富的资源。决策快、投资快是创客100基金最显著的特点。

相关文章
中芯国际联手国家队斥500亿投建12吋晶圆制造 什么信号?
中芯国际等被美列黑名单 外交部:坚决反对美方无端打压中国企业
中芯国际遭“断粮”背后:芯片产业链加速国产化
被美国列入“黑名单”?中芯国际:未收到此类官方消息

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