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的本质是什么?

  文/《商业价值》张鹏

    过度泛化的“隐私问题”,正在影响互联网发展的大方向。

 

  央视3·15晚会出人意料地没有谈食物、水和空气,而选择曝光公众缺乏意识的Cookie问题,这一下子让还处在马斯洛需求层面较低层级的中国人民在对自身安全的追求上开始更加忧虑。央视对于整个社会瞬间对于隐私的认识和意识提升了一个数量级。当然这同时也给正在如火如荼的互联网精准营销热潮下了一个意味深长的绊马索。

  客观地看,个人信息安全的问题的确在互联网的高速发展中一直被忽视,在移动互联网领域很多对个人信息的掠夺已经由来已久,央视的曝光不管抓的是不是最典型和最关键的问题,其引发的对整个互联网上个人信息保护的忧虑都是迟早会被引爆的定时炸弹,而这个问题其实越早被重视,越早形成共识,也就越对整个行业的发展有利。

  实际上,要解决所谓“互联网隐私问题”,我们不能被被非专业的视角带偏了方向,也不应该为了撩拨公众的痛点而“盖歪了楼”。要解决这个问题,我们首先需要回答的其实是——“互联网的本质是什么?”

  过去几十年互联网对整个世界的巨大改变,其实本质上只是改变了两个变量——一个是信息的总量;一个是信息的流动速率。而这两个变量的高速提升背后恰恰是信息的“生产成本”和“交换成本”高度降低,这就是计算机(包括今天的移动终端)和互联网(包括移动互联网)的结合的伟大之处。

  所以简单的Cookie也好,更复杂的位置、喜好,甚至是关系信息也罢,这些信息的大量自动产生和低成本的交换,是我们能够体验到互联网带来的美妙和神奇服务的基础。未来的互联网发展趋势必定是比个体更加了解其自身,因为这个了解的过程理论上是随时通过个人信息、轨迹等进行的。如果这些信息都被定义为隐私,都被用户因为恐惧而拒绝交换和输出,那么互联网的意义将彻底丧失。

  所以个人信息切不可被简单粗暴的与隐私画上等号。因为很多时候个人信息完全不是隐私,而是用户愿意主动分享的东西。否则Facebook将不会存在,Instagram就不会有上亿月活用户,新浪微博上也不会有人愿意加V,腾讯微信上也不会有人用摇一摇和上传通讯录。

  实际上,个人信息与隐私之间永远是一个动态的疆界,没有人能静态地界定其区别。那么我们面对的问题的核心实质在对互联网时代个人信息的保护上,而不是简单的泛化到隐私这个刺激性的词汇上。

  要保护个人信息,貌似有很多制度要制定,有很多行规要建立,有很多共识要形成。不过简单来看,最关键的是两个核心问题的确立。

  首先,个人信息应该明确是一种属于个人的资产;其次,这种资产应该遵循“价值交换”原则。这意味着对获取用户信息的企业必须给予用户“等价”的工具、服务和更好的用户体验,不能存在单向掠夺,也不应该在用户不知情的情况下转卖给他人而不对等获利。

  这样的基本契约精神是否能在互联网行业建立,是否能够成为未来法规、行规的基础,将会影响整个互联网行业下一步的发展。

  与此同时,要特别提醒整个行业的是,被泛化的个人隐私问题千万不要成为企业竞争中横飞的“板砖”,对于互联网企业来说,今天扔出去的砖头,迟早还会被捡起来砸到自己的头上。在这个问题上对行业的不负责任,到头来迟早会被清算。

IT时代网(关注微信公众号ITtime2000,定时推送,互动有福利惊喜)所有原创文章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转载必究。
创客100创投基金成立于2015年,直通硅谷,专注于TMT领域早期项目投资。LP均来自政府、互联网IT、传媒知名企业和个人。创客100创投基金对IT、通信、互联网、IP等有着自己独特眼光和丰富的资源。决策快、投资快是创客100基金最显著的特点。

相关文章
中芯国际联手国家队斥500亿投建12吋晶圆制造 什么信号?
中芯国际等被美列黑名单 外交部:坚决反对美方无端打压中国企业
中芯国际遭“断粮”背后:芯片产业链加速国产化
被美国列入“黑名单”?中芯国际:未收到此类官方消息

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