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的话:不论是在财经圈还是科技圈,彭博社的大名都是如雷贯耳。那么,这家神秘的新闻资讯公司是如何运转的呢?
文/carlos(华尔街见闻)
早前,华尔街见闻曾报道高盛公开质疑信息供应商彭博(Bloomberg)可能对其数据库产品彭博终端(Bloomberg Terminal)的用户使用情况进行窥探,而美联储的发言人也对CNBC表示,美联储正在检查一些官员使用彭博终端的数据信息是否有被彭博员工所窥探的嫌疑。
事实上,正如QZ的报道,对于这家信息供应商来说,“无所不知”是一种特点,而并不是一种错误。
彭博在纽约摩天大厦里的办公室如同一间圆形监狱,每一个转角处都布置有透明的金鱼缸,没人可以在办公室里躲起来,就算是会议室的墙壁也全部都是透明玻璃。
不管你访问彭博全球192处办公室中的哪一个,都会发现同样的系统。彭博的员工拥有两个身份卡,在进入办公楼时使用第一个,让他们的同事可以掌握其位置。而另一个叫做B Unit(意为生物身份识别)的技术则让员工们登入他们自己的终端,许多终端的客户也使用这一技术。
彭博标志性的终端年费20000美元一年,在全球拥有315000个用户,每年为公司贡献79亿美元的收入。它为客户提供快速且无限量的资讯,只要可以帮助客户赚钱的资讯都被一网打尽,从CDS利差到体育比赛的赔率。彭博甚至动用卫星,每周拍摄俄克拉荷马州美国最大的石油储藏库的照片两次,并根据房顶上的阴影长度来判断储油罐内的油量。
每一位彭博员工都拥有自己的终端,彭博2400名记者通过终端来搜集维护关于采访对象的数据库,他们的联系方式,头衔、孩子的名字甚至自己与对方的每一次交流都一一被记录在案。
而正如之前被报道的那样,彭博员工,包括记者们,可以通过终端获得许多敏感信息,例如用户最后登录时间、使用的命令以及他们与客服的对话。
华尔街见闻之前报道:
消息人士表示,近期高盛高管发现,至少有一名彭博记者窥探涉及用户使用终端情况的一系列信息。
消息人士补充道,一个例子是,彭博社记者向一名高盛主管提问其一位合伙人是否已经离开高盛。而事实上,这位合伙人仅仅是有一段时间没有使用彭博终端。
高盛随后才知道,彭博社的工作人员不仅可以知道哪位高盛员工登录了终端,还可以知道他们使用了哪些特定功能。
尽管彭博CEO在事发后表示记者可以接触到此类信息是一个“错误”,但在公司内部,这早已是一个公开的秘密。一位彭博电视的主持人早在2011年就提到过这一现象,彭博的初步分析显示有“数百名”记者从这种数据中获得好处。这类信息对于彭博来说,似乎是其“透明”公司文化的一部分,是公司成功的重要秘诀。
在彭博内部,跟踪信息也是公司文化的一部分。公司员工可以利用功能来查看任何人上次进入或离开办公室的时间,他们甚至用此来跟踪上司出差的记录。有的员工还有习惯查看创始人Michael Bloomberg上一次访问自己家族基金的时间,因为基金采用了相同的安全系统。
彭博员工都被告知自己在终端上的每一次按键都被清楚地记录了下来,尽管没有证据表明用户的按键资料被用于新闻报道。许多用户其实并不知道自己的行动被彭博如此清楚地记录了下来。
彭博周五表示,公司新设立了“客户数据审查官”一职来保证客户的资讯不再对记者们开放。
尽管彭博掌握的客户数据可能会引起侵害他人隐私的担心,但它并不是第一家这么做的公司。公开透明的办公室布置、从客户处搜集大量的数据并在公司范围内公开这些数据,彭博只是让这些行为变得流行起来,并且从中建立起了自己的成功典范。
这些都不能为彭博记者滥用客户资料辩驳,却能说明彭博的内部员工,数以千记的人,都可以在不惊动任何人的情况下这么做。在彭博,透明度存在于公司内部,但对于外部世界来说,彭博就像黑匣子一般神秘。
任何的员工,包括记者都需要签署保密条款,这在媒体界是较少见的。而并不是全部,任何员工基本上都同意不对外部透露任何有关公司的关键信息,他们很害怕对外部人士提起任何关于公司的事情。彭博社交媒体编辑在私人对话中表示公司“一团糟”被暴露在网络上之后,立刻就遭到解雇。
像这样,普罗大众很少听说任何有关彭博公司的事情,除了阶段性的终端销售更新之外。在某种程度上,彭博的透明度和神秘度很好的描述了其公司的商业模式:从世界各地有尽可能多的数据进入到公司,但是它们不会离开。因为在彭博,资讯就是金钱。
IT时代网(关注微信公众号ITtime2000,定时推送,互动有福利惊喜)所有原创文章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转载必究。
创客100创投基金成立于2015年,直通硅谷,专注于TMT领域早期项目投资。LP均来自政府、互联网IT、传媒知名企业和个人。创客100创投基金对IT、通信、互联网、IP等有着自己独特眼光和丰富的资源。决策快、投资快是创客100基金最显著的特点。
小何
小何
小何
小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