仅依靠一些不具备公信力的公司,如何堪此重任?没有底线的隐私保护,是否反而会混淆视听?
与往常一样,“表叔”美美睡上一觉,洗漱妥当,撑起西裤,穿上西服,拉开抽屉,从十几只计时器中遴选出一只,戴上手腕,然后由司机一路开去安监局上班。悲剧的是,“表叔”的“美名”早在前一天晚上在互联网上传开,变得路人皆知,唯独“表叔”自己还蒙在鼓里……
上面是一段纯属虚构的故事,但为了避免这种“众人皆醒我独醉”的情况出现,有个新词叫“舆情”,从政府机关到企业学校都十分在乎,以至于有些公司已经做起了舆情监控的生意,而且收费不菲。
譬如,官员们可不希望自己在酒桌上推杯换盏的照片出现在网上,明星们则对各种艳照门讳莫如深,就算一介草民吧,“我可不希望自己20岁时写的实名博客被同事、老婆拿来取笑”……在互联网上,就算八辈子的良民也可能躺着中枪,更不要说偷鸡摸狗之辈。
于是乎在美国,有了一个新行业,保护客户的网上形象,例如Reputation.com,这是一个坐落于硅谷的技术公司,并被《经济学人》、《纽约时报》等主流媒体大加赞赏。当然,国内也不乏同业者,与此不同的是,他们通常对自己的办公地址保密,更多与客户通过互联网联系,或者直接向对方的MSN和QQ弹窗,“网站删稿、删帖,先删后付费……”如果Reputation.com算白道,那么国内的“删帖公司”算得上黑道。
目前,Reputation.com已有100多万注册用户,他们可以免费体验,网站对他们个人的舆情跟踪,并选择付费,即一旦出现坏消息,立刻向你报警,并帮助你删除这些隐私信息,通常情况下,搜索引擎的前几页都再也看不到它们了。
这是一个值得所有人思考的问题,无论360、腾讯、金山这些个国内互联网巨头之间如何殊死辩驳,互联网隐私已经成为一个不可能清白的话题。一个已经越来越清晰的互联网营销模式已经形成:互联网公司发行各种免费软件,使用者下载安装,接着这些软件就开始偷偷收集用户的个人信息,并发回给软件商。接下来,有点良心的软件商会将这些信息用于自己商业行为的开发,时髦的叫法是“大数据”;而无良的软件商可能直接将这些隐私信息销售出去,给任何公司,让你成为隐私泄露的受害者。
国外隐私行业的设想是,未来能建立一个某人名誉信息的数据保险箱,任何人需要获得这些信息,必须取得授权并付费,这将是一个数十亿美元的市场。悲观的看法是,隐私保护行业也可能野蛮生长为一个体量庞大的市场,可惜的是,这是一个“地下黑市”,大部分交易都见不得阳光。
难以避免的是,类似Reputation.com的网站和做法正备受道德和法律的质疑,仅依靠一些不具备公信力的公司,如何堪此重任?没有底线的隐私保护,是否反而会混淆视听?与腾讯、360的“核武器”相比,隐私保护公司的技术能力究竟如何?将个人互联网个人隐私“打包保存”,仅是一个可行的方法之一,还有待互联网道德和法律体系的完善。
如果你现在用百度搜索“表叔”,已经很难找到杨达才的名字了,看来这行恐怕真的大有可为。
IT时代网(关注微信公众号ITtime2000,定时推送,互动有福利惊喜)所有原创文章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转载必究。
创客100创投基金成立于2015年,直通硅谷,专注于TMT领域早期项目投资。LP均来自政府、互联网IT、传媒知名企业和个人。创客100创投基金对IT、通信、互联网、IP等有着自己独特眼光和丰富的资源。决策快、投资快是创客100基金最显著的特点。
小何
小何
小何
小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