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志鸿卸任爱立信东北亚区总裁

飞象网讯(计育青/文)3月14日晚间消息,飞象网记者独家获悉,爱立信马志鸿于今日正式卸任爱立信东北亚区总裁一职,而现任爱立信日本总裁杨席凯(JanSignell)将出任爱立信东北亚区总裁,并进入爱立信全球领导团队。爱立信将继续强化对东北亚的关注,杨席凯将在马志鸿的大力协助下,确保爱立信在东北亚区的持续成功。

从2004年5月至今,马志鸿在将近9年的时间里一直担任爱立信中国的掌门人。去年11月爱立信宣布,自2013年1月1日起马志鸿出任爱立信亚太区高级副总裁。显然,这对于马志鸿来说,是职业生涯中的又一次晋升。

马志鸿卸任爱立信东北亚区总裁 成功抵御对手进攻

抵御本地对手不落下风

从2004年5月1日上任中国区总裁以来,马志鸿在职业生涯中可谓一帆风顺,步步高升。2005年1月1日,马志鸿升任大中华区总裁;2010年,出任爱立信中国及东北亚区总裁(后更名为爱立信东北亚区);2013年1月1日,出任爱立信亚太区高级副总裁。

马志鸿的连连升迁,与爱立信在中国市场的良好表现无疑有非常密切的关系。“马志鸿在进一步提升爱立信在中国的市场份额方面起到了关键作用。”爱立信总裁兼首席执行官卫翰思曾这样评价他的爱将。

自从爱立信进入中国到现在,中国的市场竞争环境已经发生了重大变化,来自中国的设备商也成了与爱立信竞争最激烈的对手,这是摆在爱立信面前,也是摆在爱立信东北亚区总裁马志鸿面前的重大考验。

马志鸿自己曾说过:“在我任期之内,中国市场主要有两大变化,一是本土的设备供应商变成了我们强有力的竞争对手,包括华为、中兴。另外一个挑战是三大运营商对设备集中采购的政策,导致了在价格方面我们要作一些相应调整。”

为应对这些挑战,马志鸿2004年接手中国区后不久,即着手整合爱立信中国的各个业务领域,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明显合力。其结果,便是时任爱立信全球CEO的思文凯果断宣布,会在2005年-2010年的五年中,投资10亿美元用于本地研发、生产以及人才培养。

马志鸿称,在中国市场,尽管本地竞争对手拥有爱立信“没有的很多本土优势”,但爱立信也发挥了自己的优势,“总体结果非常令人满意”。在华为、中兴通讯为代表的本土厂商的强势竞争下,尤其是国际电信巨头在中国纷纷陷入低潮之时,马志鸿执掌下的中国区,不仅坚挺地保持住了市场份额,更是树立了“帮助中国运营商,更多、更全面地借鉴全球经验”的长期形象。

高峰之后新挑战

多年来,经历一次又一次经济波动,爱立信在中国市场和全球市场上的表现却一直令人钦羡。

在中国市场上,爱立信自从在1994年建立起中国第一个商用模拟移动电话系统,在华移动业务的迅猛增长使得中国在1998年一度成为了爱立信的最大市场。2009年,爱立信在中国联通的WCDMA招标中拿下了接近30%的份额,作为全球最大的电信设备供应商,爱立信在华当年营收大幅增长了22%,达到了历史最高水平。

到2009年底为止,在欧美设备商一片巨亏的大背景下,爱立信仍然是唯一一家实现盈利,而且市场份额继续增长的设备商。当时中国区在爱立信全球占有约7%的份额,是仅次于美国的爱立信全球第二大市场。正是得益于在华业绩,爱立信成功抵御了西欧市场6%的下滑带来的冲击。应该说,在过去的几年间,爱立信从中国政府的经济刺激政策及运营商之间的激烈竞争中获益巨大。

但是时间进入2012年以后,随着中国电信运营商削减开支,爱立信在中国市场的高速增长难以为继,开始出现下滑。

“中国目前的2G投资较低,都在等待4G决策。这并不代表,我们无所作为。中国的3G业务更活跃,同时我们参与了大规模的外场测试,但这没有冲抵全部2G的下滑。”爱立信在2012年第四季度财报中称。

IT时代网(关注微信公众号ITtime2000,定时推送,互动有福利惊喜)所有原创文章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转载必究。
创客100创投基金成立于2015年,直通硅谷,专注于TMT领域早期项目投资。LP均来自政府、互联网IT、传媒知名企业和个人。创客100创投基金对IT、通信、互联网、IP等有着自己独特眼光和丰富的资源。决策快、投资快是创客100基金最显著的特点。

相关文章
中芯国际联手国家队斥500亿投建12吋晶圆制造 什么信号?
中芯国际等被美列黑名单 外交部:坚决反对美方无端打压中国企业
中芯国际遭“断粮”背后:芯片产业链加速国产化
被美国列入“黑名单”?中芯国际:未收到此类官方消息

精彩评论